文:赖康辉
笔者本来欲写我国六所主要国立大学的校园选举不公事件,即是马来亚大学(马大)、国民大学(国大)、理科大学(理大)、博特拉大学(博大)、工艺大学(工大)和回教大学(回大)。后来看到新闻报导指博大禁止候选人以网络宣传,13名学阵(学生阵线)候选人遭取消资格。
笔 者有感博大不愿面对网络时代,不思进取,因此决定专注撰写“博大”的校园竞选。首先,博大学生在校方出处压制的逆境中,依然坚毅地为校园民主斗争是值得鼓 励,可贺可喜的。接下来就得从今年的博大禁止候选人使用网络宣传谈起。博大校园选举禁止候选人透过网络进行任何宣传(包括世界著名社交网站面子书 Facebook),而且有7名中选的校园际(Umum)学阵候选人因此遭到选举委员会取消资格。这是让人难以接受的。美国总统选举时,候选人欧巴马和其 对手皆大量使用网络宣传本身理念和政纲;台湾总统选举对决时,马英九和谢长廷也使用网络宣传他们的形象和政策;就连我国政党马华在全国大选时,他们的领袖 皆大量透过网络宣传他们本身。大学校园选举连网络也不允许候选人使用,试问这样限制学生的自由能够达到创意培训的目的吗?
今年博大校园选举 的其中一个创举即是邀请连首相署部长纳兹里也承认充满种族主义的国家干训局,前来博大培训候选人。所有候选人必须出席该培训,没有出席的候选人将被取消竞 选资格。有关当局用了一天半的时间来培训候选人,导致候选人仅剩一天的宣传时间。该课程除了仓促之外,最让该校候选人不满的就是该内容也十分空洞,如教导 学生如何穿衣打扮。除了种族主义,看来该干训局课程的真正目的不外是消耗学阵候选人的宣传时间。
消耗学阵宣传时间
另一个校园选举创举莫过于博大校方发短讯给学生,短讯内容列有16名非学阵候选人名字,并呼吁学生投选他们。博大博客自成一格(http://chinhoe1101.blogspot.com/2010/01/462003.html)指出,校方一边禁止候选人不可以结盟,但另一边厢却又动用纳税人金钱去宣传自己的属意人选。可见校方挺校方阵线(校阵)也挺得过火了,难怪校方属意人选都被称为校阵。
今 年的博大校园选举也格外多“取消”候选人资格。高达13名候选人在提名后就被取消资格(还不包括中选后遭到取消资格的候选人)。据博大学生指出,取消候选 人资格的理由竟然是照片的问题,有的被指照片中的姿势不符合规格,有的则是照片冲洗得不够“黑白”。这些理由实在是让人匪夷所思。问题是所有候选人的照片 都是同一间相馆拍摄和冲洗的,这是不是很奇怪呢?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博大校园选举继续使用不透明的电子投票制度,这再次引起学生的不满。博 大是于2003年在校园选举使用电子投票制度。那年开始学生阵线(前称亲学生阵线)就兵败如山,不曾再获胜,学生代表理事会就落在校方属意人选中。 2003年之前,学阵曾连续5年赢得学生代表理事会。当时博大前进阵线和博大回教学生协会除了筹组学阵之外,也积极回应和参与社会课题。此外,他们也常举 办文明对话,以打破校园种族藩篱。他们也常办服务柜台,因此常获得学生的支持。
2001年当时的校园选举中,隶属学阵的一位三语精通的马来女生夺得全校最高选票,博大著名辩手郑立恒也是其中一位最高票的学阵候选人,博大华文学会主席(前称博大华裔生协会)庄维豪和博大前进阵线候选人郑凯铨也分别在农业研究系院和工程系院胜出。
无意还学生校园民主
在 没有电子投票的2002年校园竞选中,回教学生协会和博大前进阵线的候选人皆继续大胜。直到2003年开始有电子投票,连续至今共8年,学阵都不曾胜利, 也不能为本身的理念进行宣传。当时,2005年博大前进阵线和博大回教学生协会联手杯葛不透明兼不公正的校园竞选。博大成为首间校园竞选遭杯葛的大学。博 大校方也首次提控6名博大生!这导致了博大第二次举办大规模和平集会要求废除大专法令并促请校方停止提控学生(第一次大规模和平集会于1999年发生,当 时因为有宿舍学生食物中毒)。博大安全局官员权威完全被粉碎,以至必须首次动用警察来向学生示威。最终,杯葛校园竞选的学生的控状都被无条件撤销。
今 年,校方依然不曾改变,也无意还学生校园民主。学生失去校园民主已经很久很久,具关心社会意识的学生也时常面对校方的刁难。当年1994年的博大经济学系 导师(tutor Jabatan Ekonomi)阿扎里(Azali Mohamed)却已经三级跳,先担任2003年校园选举委员会主席,再于2004年担任学生事务处副校长(Deputy Vice-Chancellor (Student Affairs) )至今,他现也贵为博大教授(http://www.hep.upm.edu.my/CV%20Prof.%20Azali%20(Okt%202007).pdf)。2008年修改的大专法令仍然是换汤不换药,校长和副校长权力依然过大。
敢问高教部,您认为,校园要何时民主自由?大专法令要何时被废除呢?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