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anuary 29, 2010
Wednesday, January 27, 2010
【转载】邀请干训局进行培训,校方要替候选人洗脑?
博大亲学生阵线非议校方在刚过去的周末和周日中举行为期一天半的候选人培训课程。就如之前所言,此课程内容空洞,更出现洗脑成分。其中三个培训课程,竟是由国家干训局官员主讲。
Tuesday, January 26, 2010
媒体快爆料!

第一次,是23号凌晨,就是上周末候选人培训开始的第一天。当时的我还是候选人一个,因此当时这号码传来的简讯内容是通知我们周末当天的培训课程将延至早上10点才开始。
第二次,是24号晚上9时,当时一连收到两封同样简讯,都是同样有62003寄出的。这内容是呼吁学生在26号当天去投票的,短讯内容,是以华语撰写的。
第三次,就是26号凌晨1时,同样是一连两封相同短讯。内容是呼吁学生投选16位候选人,并列出他们的名字,信末,还呼吁大家转发。
以简单逻辑推理,这号码是由校方或者是选举委员会拥有,然后,这些人还动用这些资源,去“帮忙宣传候选人”,光明正大的应用学校资源,去宣传自己的属意人选。另一边厢,却又高声疾呼,候选人不可以结盟!
很明显的,有人公器私用,以那五个神奇的号码向没有这种资源的候选人炫耀。
Thursday, January 21, 2010
Tuesday, January 19, 2010
tmd GST!我正式反对GST!
Friday, January 15, 2010
巴士车祸问题的根源
文:赖康辉
一直以来,我国车祸意外率高居不下,长途巴士更不时发生严重意外。长途巴士的严重车祸不曾中断,而且往往造成严重的伤亡。究竟我国历任交通部长和其部门是否曾严厉看待巴士意外的发生,是否认真探讨过问题发生的真正根源?
最近一次的严重意外就是,Sani公司的一辆从雪州巴生开往玻璃市加央的长途巴士便在霹雳州南北大道发生严重伤亡的车祸。车祸发生后,警方马上扣留司机进行酒精和毒品测试等调查。测试结果是司机没有服用酒精和毒品,反而是司机承认打瞌睡。且看我国各大人物怎么说。全国总警长丹斯里慕沙哈山说:“巴士司机没有吸取教训!”,言下之意就是指巴士司机不遵守交通规则。霹雳国阵州务大臣拿督斯里赞比里则指,政府应该考虑禁止长途巴士夜间载客。
败坏制度的替死鬼
然而,巴士发生意外的真正原因只是司机没吸取教训和不守交通规则吗?慕沙哈山和赞比里的意见未免太流于表面了。巴士意外常有发生,为什么这无法警惕司机?难道是司机本身也不怕死吗?不怕内心受到谴责吗?另外,禁止夜间长途巴士有助于解决问题吗?这是值得思考的。
其实,从来就没有一个人不怕意外死亡,政府反而应该找出巴士意外的发生是否纯属司机个人问题?说到底,长途巴士司机或者只是败坏制度下的替死鬼。我们应该追查所有长途巴士司机是否有合理的工作时间和合理的薪金。
一般上,工作时间若太长,人的注意力会涣散。我们应当侦查夜间长途巴士司机的工作量或一天总工作时间,究竟他们是否有长时间驾驶或过劳的现象?为了提神,抽烟等往往是司机的最佳良药。但是日子一久,这终究会闹出车祸。若没有提神的物品,相信司机车祸的机会会更高。政府应该检查长途巴士公司是否让司机长期过劳。
超时工作赚生活费
为了生活,一个司机可能可以拼命工作超时,以赚取更多的生活费。如果这个现象发生,那么这就是巴士司机工资不合理。一旦(为增加薪金)工作超时,相信劳累过度的身体会导致意外的发生。但是如果不是薪金太低导致司机愿意工作超时,那么是否是长途巴士司机的工作时间太长?这些都必须由政府去追查出来的。此外,有些长途巴士公司只安排一位驾驶司机,这也容易导致意外的发生(因为驾驶时间的确太长了,容易出差错)。
或许也有长途巴士公司会安排两位司机轮流驾驶,但是这必须确保两位司机都没有工作超时或过劳。很多长途巴士公司为了增加公司收入,往往会给司机过低的福利和薪金,甚至要他们长时间工作。
巴士司机不单只是工人,他们也是负责载送乘客安全抵达目的地的伟大人物。他们的福利和薪金待遇有必要提高,他们的工作时间也有必要缩减。政府也必须规定长途巴士公司安排每辆长途巴士至少要有两位司机,尤其是夜间长途巴士!解决长途巴士意外,责任不该只是司机,而必须包括长途巴士公司和政府规定的政策。人命关天,别再让长途巴士发生意外了!
Friday, January 8, 2010
全因内政部禁止《先驱报》沿用“阿拉”这个字眼——所有人的阿拉!
Tuesday, January 5, 2010
阿凡达Avatar现象
大多数的群众都爱看效果一流的电影。不容置疑,《阿凡达》(Avatar)是今天大多数人都觉得好看的电影。他们可能都只注意到特效逼真、场面浩大、动作漂亮等剧情。
纵然我们想觉得电影还是一样烂,群众如何肤浅,但是事实上,能够在商业和享受洪流中带出应该有的意义,我们还是坚持要把那些意义点出来。全面打翻,其实对群众的启发上并无太大的帮助。
我们应当把握编剧者(想要、有意或无意)通过电影表达的东西带出来。换句话说,人权工作者也应该透过各种潮流平台把人权概念带给大家,这样事半功倍。如果人权工作者只会讲道,那么相信没有多少个人来听(讲课是一定要讲的了,但是还必须要善用所有有可能的平台)。
好了,我不多做解释。让我们一起剖析Avatar经典的对白,或者是说有意义的对白吧!
1. We have an indigenous population called the Na'vi. They are very hard to kill... Those savages are threatening our whole operation.
这几句话不难明白,这就是殖民者最喜欢说的话啊!那些indigenous,可以是指原住民,也可以指被政府和发展商列为非法木屋者的拓荒人,也可以指遭到矿商或发展商迫害和逼迁的社区人民。
2. They have sent us a message that they can take whatever they want. But we will send them a message: that this, this is our land.
这句话很干脆,任何被压迫的人或者弱势群体,都应当干脆反抗。他们想为所欲为,我们将反抗到底!
其实,戏里还有多句引人深思的对白,大家去发掘,然后告诉你的朋友吧!至少看了这部戏,不纯然是3D画面,应该多深入讨论。你只说那是烂片,他们也不会信你,也会对你的说法没兴趣...
反贪会现在该做的
第一,人家公正报报导泰国法医报告证明赵明福是死于他杀的,反贪会不因为真相越来越靠近,他们可以越来越清白,反而他们很不高兴,很不爽,跑去举报泰国法医。这究竟是什么道理呢?反贪会应该鼓掌欢迎全球更多法医提供线索才对啊!
第二,反贪会与其忙着报警举报他人,不如快快去查清楚“战机引擎失窃”案件啊!
第三,反贪会应该去调查峇拉所言是否属实。不然,蒙古女郎案件的真相怎么会水落石出啊?!
皈依/改心(Muallaf)好看
最近到戏院看了雅丝敏阿莫(Yasmin Ahmad)的最后一部电影——《皈依》(Muallaf)。
雅丝敏电影的拍摄手法依然是那么的细腻,戏中有着不少的幽默,更有着让人有所启发的对白。《皈依》这部电影在日本还蛮享有名气,该戏还夺得第21届东京国际电影节的特别推荐电影奖项。
《皈依》这部戏让伊斯兰教徒和基督教徒(这里包括天主教徒)可以互相彼此了解对方,让大家可以看到平时看不到的东西。戏里,你我都可以看到听到伊斯兰教可兰经的经文和诠释,你我也可以听到和看到基督/天主教徒的诗歌(奇异恩典就在你耳边响起)。如果我国国民可以好像戏里的男女主角、校长等角色般开明地尝试宗教对话,相信宗教并非可怕的课题。
女主角更有对白说:“别人不明白你的东西,自然会害怕”。男主角也不抗拒了解他人宗教(伊斯兰教)。
值得一提的是,戏里似乎批判着父权思想和宗教的挂钩。男主角之痛恨天主教、不去教堂,是因为其父亲是一名不择不扣的原教旨主义者。当男主角小时候在看色情刊物被父母发现时,父亲不但没有和其进行沟通和讨论,反而把男主角拖去游乐场旁,脱光其衣物体罚他。尽管男主角不断求情,但是仍然被罚在操场裸站。这显尽当今宗教领袖或有权力的人如此霸道,不容讨论。
同样的,女主角的父亲一样对她进行虐待和控制。当女主角父亲强行把女儿带回家时,校长就跑到教堂里说:“主,我们把命运交给你了。”,然后便跑去阻止该父亲,当然阻止不了。
戏里缓缓解释出宗教应该是人道主义、允许讨论和沟通的。阿拉、上帝不是叫人们要有爱心和人道精神吗?
另外,男主角是由著名时事评论人Brian Yap饰演。也许有些观众认为他演技青涩,不过雅丝敏在访问时表示,就是看上他的不完美:“我喜欢他的样子,他看起来很没有安全感,眼神带着忧郁、不确定,不是很自在,很适合剧中的角色。”
不管是一个马来西亚,还是多少个漂亮的口号都是假的,如果当政者和宗教领袖有着雅丝敏的信念和态度,相信根本不会存在着宗教问题和种族问题。
最后,这部戏是值得看的。大家去看吧!我去看时,戏院里就真的是多元啦!有马来人、华人、印度人、穆斯林、基督徒、佛教徒......
更多新闻:
http://stars.zaobao.com/pages6/movies081128.shtml
Friday, January 1, 2010
从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看真相 (下)
文:赖康辉
另一边厢,保守派和基督教电台也频频出现的一个论调是:全球变暖危机是一个旨在破坏美国经济和生活方式的“骗局”。在当前的经济困境之下,上述种种都汇成一股反对的声音,民调亦显示美国人对气候问题的态度开始转冷。(引自路透社)
回到重点,如果全球暖化是人类造成的,那么谁是元凶?不要再说什么人民要改变生活习惯(举个例子:不用交通工具,只用脚走好了。问题是有人想要迟到上班吗?)。更不要再说大国欺负小国,发展中国家抗衡发达国家。到了现在难道大家还不明白本身的生活、世界温室气体排放量和政府是被大企业牵着鼻子走的吗?如果大家要谴责,请找出真正元凶,而元凶就是每年都赚取无数利润的大企业。还有,政府没告诉大家的另一真相是被排放最多的温室气体不单只是二氧化碳,而是蒸气(vapor)。因为,根据燃烧化学方程式,蒸气的生产都会比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多。因此,全球暖化的现象会比意料中更快。
必须提到的是,全球变暖危机若是“骗局”,那么俄罗斯科学家最新研究就有可能是真的。他们在今年一月间表示,全球气候将会在未来数年呈现出逐步降温的趋势,其最终的发展结果很可能是新一轮冰川期的到来,是米兰科维奇循环(地球的倾角变化、地球轨道的形状变化以及地球的摇摆度变化)导致了二氧化碳的增加。(引自新浪科技http://tech.sina.com.cn/d/2009-01-15/07242751615.shtml)既然如此,冰河时期将需要更多能源和后备粮食,那为何我们还要让大企业继续挥霍能源来进一步制造更多的利润呢?
美国人和全球大多数人都错过了一次谴责大企业贪婪的机会,因为它们已经获得复苏的机会(多数国家已经动用国库拯救本国的陷困财团)。在这个人类处于气候危机的时代(无论是全球温度继续升高或者冰河时期的降临),人们已经没有剩下多少个选择了,不要痴心妄想你选错了的政府会为你着想,不要期盼不能代表神或大自然的宗教领袖有能力打救你,更不要奢望企业家会免费提供日常必需品和能源给你;唯有依靠自己,与其他平民百姓团结、行动起来抗议并改革制度,才能打破即将降临的气候危机和经济困境。
从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看真相 (上)
文:赖康辉
2009年12月7日至18日之间,超过85个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192个国家环境部长和其他官员们乘着豪华飞机到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然后再乘坐豪华汽车到豪华的Bella Center开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他们的出现美其名是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但其实倒像在度假。有人说这些领袖的决定将对地球今后的气候变化走向产生影响。因此,他们喻这会议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然而却演变出 “中国威胁论”,英国指责中国的发展是以牺牲其它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小岛国利益为代价的。中国也反击,称这是挑拨发展中国家关系的图谋。最后当然演变成“发达国家”对垒“发展中国家”的口水战。
南非总统祖马表示,目前大气中的温室气体约有80%是发达国家历史排放的结果,发达国家对气候变化负有历史责任。该总统说得没错,但还不够准确。发达国家的确排放多数温室气体,根据2005年英国广播公司的数据(http://news.bbc.co.uk/2/hi/science/nature/3143798.stm),其中以美国最多,欧盟居次,中国第三(中国其实已经是科技大国),接下来分别是俄罗斯、日本和印度(印度其实也已经是科技大国)。然而事实上,真正排放最多温室气体的都不是国家或者国民这么简单,反而是大企业!
在这次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开始到结束中,各国领袖之间的吵架只不过是闹剧,是做给他们国民或世界人民看的戏,尤其是美国、英国、中国等“明星”国家。
无意讨论气候变化问题
这些国家领袖根本没有诚意要讨论气候变化的问题,他们只不过在为自己的政治前途增加“筹码”,或是为自己的朋党和私人财团增加“油水”。他们根本没有摊开真正问题或者是背后的真相。
相信这些领袖手上是有精准数据的,其实真正排放温室气体最多的恰恰就是霸占各大行业的大企业。普通老百姓所生产的温室气体根本不足5%,反观发电站排放量为21.3%,工业排放量为16.8%,运输业排放量为14%,石油加工业为11.3%,销售业10.3%。(资料引自维基百科)
无论是在发达国家美国、英国、加拿大、俄罗斯、澳洲等,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委内瑞拉、墨西哥、印尼、伊拉克等,都可以看到财政收入超过310亿美元的可口可乐罐装工厂和运输分销的不分昼夜操作。财政收入超过1,800亿美元的全球最大企业通用电气在全球拥有无数业务,其中包括能源生产、武器生产、机械引擎生产等,它还荣膺美国第四大造成空气污染的企业,单单在美国就可以一年排放就超过2,000公吨的有毒废气。
另一家著名企业,全球第三大企业兼汽车销量第一的丰田公司(http://www.forbes.com/lists/2009/18/global-09_The-Global-2000_Rank.html)除了在日本设有工厂,还在全球24个国家(澳洲、斯里兰卡、加拿大、印尼、波兰、南非、土耳其、哥伦比亚、英国、美国、阿联酋、法国、巴西、葡萄牙、阿根廷、墨西哥、马来西亚、泰国、埃及、中国、越南、委内瑞拉、菲律宾和俄罗斯)设有工厂。全球最大石油和天然气公司(荷兰皇家壳牌、埃克森美孚、英国石油公司、雪佛龙、法国道达尔、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意大利埃尼、巴西石油公司、中石化、挪威国家石油、俄罗斯石油公司、俄罗斯卢克石油公司和沙特石油公司)更掌控了几乎全球多数燃料的生产。试问这些大企业的排放量算少吗?耗电量能不惊人吗?
以上仅属冰山一角的几家大企业,它们与其他大企业都操控了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平民百姓的排放量哪有得排?为什么国家领袖没有指出真正最大排放温室气体的幕后元凶?答案很简单,因为他们和本国大企业或跨国大企业都有利益关系。各国领袖只不过是代表本身和朋党或私人财团出席该世界气候大会。大家所看到的骂战只不过是演戏。事实上,几乎所有大企业其实都有雇佣说客,而这些说客将为它们游说政府或者是向政府施压。单单是在今年,可口可乐就在游说工作方面用了450万美元(为数不多,何乐而不为)。
http://www.kwongwah.com.my/news/2009/12/30/70.html